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真实生活情景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1-01-05 浏览次数: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正逐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真实生活情景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模拟或再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题旨在探索真实生活情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教育界对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给予了广泛关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的教学理念。众多学者和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探索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旨在通过真实生活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真实生活情景教学方面有着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美国STEM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跨学科学习。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也强调科学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经验为我国高中化学真实生活情景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探索真实生活情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 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

3. 评估真实生活情景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

1. 真实生活情景的选取与设计:研究如何根据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教育价值的化学现象和问题作为教学情景。

2.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结合真实生活情景,设计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如实验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并付诸实施。

3.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及能力提升情况。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此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石。我们广泛查阅了国内外关于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的相关文献,涵盖其理论渊源、发展历程、实践案例以及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文献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我们得以清晰地把握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的理论基础,梳理出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改进理论。在本课题中,我们设计了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施。通过细致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3. 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教师对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设计了专门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了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感受等多个维度

(二)技术路线

1. 文献梳理与理论构建: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目标,构建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的理论基础。

2. 教学情景设计与活动开发:根据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取真实生活情景,设计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和工具。

3. 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估:在选定的班级实施教学活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方式收集数据,评估教学效果。

4. 研究总结与成果推广:整理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改进建议,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研究成果。

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预期将取得以下成果:

1. 形成一套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方案。这套方案将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多个方面,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参考。

2. 开发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活动案例。这些案例将紧密结合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我们将把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形式,投稿到相关的学术期刊或会议上,以期引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讨论,推动高中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创新点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创新点:

1. 情景设计的创新性:本课题将真实生活情景与高中化学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种情景设计的创新性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化学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

2.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本课题设计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探究、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本课题建立了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和数据,对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这种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了我们的研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这种机制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借鉴的评估方法和经验。

六、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计划

1. 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文献研究,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目标,构建理论基础。

2. 第二阶段(4-7个月):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活动,开发教学资源和工具。

3. 第三阶段(8-30个月):在选定的班级实施教学活动,收集数据,评估教学效果。

4. 第四阶段(31-36个月):整理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二)进度安排

1. 1个月: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撰写。

2. 2-3个月:进行初步的教学情景设计,与同行专家进行讨论和修改。

3. 4-7个月:完善教学情景设计,开发教学活动案例,准备教学资源和工具。

4. 8-30个月:在选定的班级实施教学活动,进行课堂观察和数据收集。

5. 31-35个月: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6. 36个月:对研究报告进行修订和完善,准备发表或提交评审。

七、经费预算与资源配置

(一)经费预算

1. 文献购置与打印费用。

2. 教学资源和工具开发费用(包括实验器材、教学软件等)。

3. 数据收集与分析费用(包括问卷调查、测试试卷等)。

4. 学术交流与培训费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邀请专家讲座等)。

5. 其他费用(如差旅费、通讯费等)。

(二)资源配置

1. 实验室资源: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信息资源: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支持学生和教师的自主学习和研究。

3. 教师资源:组建由化学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团队,共同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4. 学生资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确保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八、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一)风险评估

1. 教学情景设计的难度:真实生活情景的选取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可能存在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

2. 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教学活动的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可能存在实施效果不佳的风险。

3.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准确性: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偏差或误差,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应对措施

1. 加强交流与合作:与同行专家、教师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教学情景设计中的问题。

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严格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制定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计划,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验证和交叉检验,降低误差和偏差的影响。

九、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旨在探索真实生活情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基于真实生活情景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化学教育向更加实用化、生活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真实生活情景教学的发展动态和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设计方案,为高中化学教育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