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04-07 浏览次数: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考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标准,而英语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高考英语题型不断创新,读后续写作为一种集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创新思维于一体的题型,逐渐成为考查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读后续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更强调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文化意识及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提升路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关于读后续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读后续写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如Pickering & Garrod(2004)的“对话理论”指出,读后续写能够促进语言产出与理解的互动,加速语言习得。国内研究则更多关注读后续写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如王初明(2015)提出的“续理论”,强调通过模仿与创新结合,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针对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提升路径的研究,尤其是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的系统性研究尚显不足,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3.1 研究目标

1. 理论构建:明确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理论指导框架。

2. 策略开发:探索并开发一套适合高中生特点、能够有效提升读后续写技巧的教学策略,涵盖阅读理解、语言运用、思维拓展等方面。

3. 评价体系构建: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读后续写评价体系,既考察语言技能,又兼顾核心素养的评估。

4. 实证研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收集数据,分析其对提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实际效果。

3.2 研究内容

1. 核心素养与读后续写的关联性分析:深入分析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的特点,明确其对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2. 教学策略开发

(1) 阅读理解策略:如何高效提取文本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大意及细节。

(2) 语言运用策略:词汇选择、句式多样性、语法准确性等方面的提升方法。

(3) 思维拓展策略: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在读后续写中的应用。

(4) 文化意识培养:如何在读后续写中融入跨文化交流元素,增强文化敏感性。

1. 评价体系设计: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工具的开发、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探索,确保评价既客观又全面。

2. 实证研究设计:选取样本班级,实施教学策略,通过前后测、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四、研究方法

为确保本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体系。这些方法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以及准实验设计,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实施细节。

1.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本研究的基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核心素养培养、语言学习策略以及教学策略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当前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文献来源主要包括学术期刊、博士论文、教育政策文件以及国际学术会议的论文集。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明确读后续写技能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文献综述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梳理读后续写技能的定义、特点及其在高考英语中的地位;其次,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再次,总结现有的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及其效果评估方法;最后,探讨核心素养培养与读后续写技能提升之间的潜在联系。

2. 问卷调查与访谈

问卷调查和访谈是本研究获取第一手数据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我们将调查高中生在读后续写中遇到的困难、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认识。问卷内容将涵盖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习惯、读后续写技能自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以及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看法。为了确保数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我们将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来自不同学校、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访谈则是对问卷调查的补充和深化。我们将选取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详细、更深入的信息。对学生的访谈将侧重于了解他们在读后续写中的具体困难、学习策略的使用感受以及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和期望。

3.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本研究了解实际教学情况的重要途径。我们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中英语课堂进行观察,记录学生在读后续写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教师的教学策略及其适用性。观察内容将包括课堂氛围、学生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方式、读后续写任务的设置以及学生的反馈等。为了确保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观察记录表,对观察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

在课堂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将注意捕捉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语言运用以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的策略改进提供依据。

4. 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本研究验证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我们将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前后测成绩对比来评估教学策略的效果。对照班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实验班则采用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为了确保实验的有效性和可比性,我们将在实验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基线测试,确保他们在英语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包括读后续写作业、课堂表现、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等。实验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后测,对比两个班在读后续写技能提升、核心素养培养以及整体英语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通过准实验设计,我们可以科学地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实证依据。

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5.1 预期成果

1. 理论成果

本研究将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理论指导框架。该框架将明确读后续写技能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读后续写技能提升路径。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我们将构建一个系统化、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2. 实践成果

本研究将开发一套实用的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教学策略将结合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特点,注重思维训练与文化意识培养并重,旨在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技能和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则将从多维度、全方位的角度出发,既关注语言技能的提升,也重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套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将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实践指导。

3. 实证研究报告

本研究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我们将基于准实验设计的数据分析结果,详细阐述教学策略在读后续写技能提升、核心素养培养以及整体英语学习成绩方面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将根据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5.2 创新点

1. 视角创新

本研究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出发,系统研究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提升路径,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传统的读后续写研究往往侧重于技能层面的探讨,而本研究则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读后续写技能提升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为高考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方向。

2. 策略创新

本研究结合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注重语言技能的提升,还强调思维训练和文化意识培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将验证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并为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 评价体系创新

本研究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既关注语言技能的提升,也重视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语言技能的考核,而本研究则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语言技能、思维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纳入评价体系。这一创新将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

六、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1. 准备阶段(第1-2个月):进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问题与目标,设计研究方案。

2. 调查与观察阶段(第3-4个月):实施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收集基础数据。

3. 策略开发阶段(第5-6个月):基于前期调研,开发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

4.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阶段(第7-10个月):选取样本班级,实施教学策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5. 总结与撰写报告阶段(第11-12个月):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准备结题答辩。

七、可能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1. 数据收集难度:学生参与度、问卷回收率可能影响数据质量。解决方案:设计吸引力强的问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2. 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评估: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学策略效果难以单一量化。解决方案:采用多维度评估方法,结合质性分析与量化数据,综合考量。

3. 时间管理:研究周期长,需合理安排各阶段任务。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定期召开项目组会议,确保研究进度。

八、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技巧提升路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高考英语题型改革的理解,更能够为英语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本研究的实施,预期能够形成一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为高中英语教育改革贡献力量。同时,本研究也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参考,推动英语教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