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背景、意义及理论支持
聚焦我国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背景,可知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深 入应用在充分带动市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效推动了电子商务相关行 业实现蓬勃成长,从而促使各类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数量和素养标准也提 出了更高要求。中等职业院校是电子商务初等人才的重要培育基地,但其在针对学 生开展课程教学和能力锻炼的过程中,普遍会受到部分因素影响而存在问题与缺陷。 因此,本文明确分析了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现状,从而以此 为基础,深入探讨其对于电商人才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策略,以期能帮助中职院校
电商人才培育工作开辟新思路。该课题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
二、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行业及相关产业是新时代全球广泛兴起并深入发展的新领域。因此, 为保障自身能够充分适应当前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服务经济所催生的技术需求和发 展前景,各行业企业在现有员工培训和未来员工招聘时,普遍要求其员工能够具备 基础性计算机应用能力,从而对于网络业务做到充分熟悉和高效开展。中国在当前 已形成全球范围内潜力最大,规模最广以及活力最高的电子商务服务市场,并能够 始终保持平稳发展的速度,并逐步呈现出国际化、规范化、服务化、多元化的市场 发展趋势。因此,针对中职学校这一基础性电商人才培育基地的教学质量作出严格 把控,分析、改善并创新其对于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对于充分满足我国电商行 业发展需求,扎实奠定电商产业出的人才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究 有关的文献、期刊杂志等资料全面了解国内外当前研究现状,查阅政策文本并进行 解读确定本次研究课题的中心思想,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的文献资料检索并梳理分 类、进行统计分析,从理论研究为切入点寻找相关案例,分析当前关于“互联网+” 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进 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的启示,不断完善研究成果,最终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 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等。
(1)文献资料法:
文献查阅和收集是研究的基础,在课题研究的启动准备阶段,广泛采用文献研 究法,搜集有关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及时了解目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 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
(2)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分析各种活动内容形式与研究目标的达成 效果,及时调整活动方案、策略,使本课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将研 究目标实现最大化。
四 、课题研究过程及时间安排
1、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尽管在当前互联各行各业大量拓展基础性电商人才需求,中职学校也普遍开设 了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但其却普遍面临着专业热门,就业遇冷的教学困境,而导致 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职院校所对于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普遍难以适应当 前产业结构实际,不能够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型趋势做到充分把握,进而致使学 生素养无法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具体来说,则是当前许多中职学校所开设的电商专 业尚未突出自身特色,在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存在着模糊不定的缺 陷,电子商务专业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特征,其专业课程内容广泛涉及了不同的 学科知识,但中职学校在电商课程教学实践中,大都过度关注网页教学内容开展,
轻视甚至忽略了图形图像处理技能教学,导致电商专业学生难以成长成为专业化的 技术型人才,而中职学校电商课程在客户服务方面内容的泛滥性教学,也会致使学 生尽管能浅显掌握不同客户的电子商务服务工作需求经验,但却由于缺乏深入学习, 而无法满足特定行业中各类企业的专业化人才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面临就业难困 境。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电商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缺失,教师队伍自身在行 业企业内实践工作经验的缺乏,学生综合素养基础较差,理论学习能力的不足和实 习机会的缺少,同样也是造成中职学校电商人才培育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重要因素。
2、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
2.1 关注企业人才需求,制定科学培养计划
结合各行业中企业电商部门对于中职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标准,以及中职学校 电商专业毕业生流向实际情况,可知中职学校所培育的电商人才在企业招聘中普遍 适配一线操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因此,电商专业教师有必要切实结合此类企业人才 需求实际情况,为学生树立务必具备熟练专业实操技能的职业能力培育目标,并科
学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教学计划。与此同时,中职学校还需要针对教育部所对于电商 专业提出的教学标准做到严格执行,加强常规性的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力度,积极开 展常态化、规范化的课堂检查工作,从而针对课程教学问题做到及时地发现与反馈, 并加以恰当处理和科学诊治,保障电商专业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促使电子商务专 业人才培育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2.2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中职学生在接受中职专业教育之前的学习阶段内,普遍尚未奠定扎实良好的知 识素养基础,其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长效集中自身注意力,但却大都对于各类实践 拓展活动具有充分兴趣。因此,中职学校应当结合学生群体此类性格特征和发展偏 好,在开展必要性电子商务理论课程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充分注重在电商专业 实操技能方面的培育工作,推动学生能够通过充分感知实践中学习的乐趣,有效增 强学生对于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学校也应当立足电商专业的人才培育 计划具体内容,借助并组织校企协作培育人才。学校及教师应当通过切实把握企业 实际情况,在电商专业课程开展阶段,合理把控网页设计模块教学深度,避免忽略 图像图形处理课程教学,并重点突出合作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所适配的客户服务群体 及方式内容,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此模式下做到学以致用。
2.3加强建设实际队伍,提升教师水平能力
中职学校应当鼓励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利用假期等教学工作之外的空闲时间, 深入企业一线担任岗位并开展工作,从而针对所处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资源信息作出 充分的理解,奠定开展深入全面研究学习的经验基础,并有效强化自身电商相关的 实践工作技能。中职学校还应当制定相关规定政策,鼓励并帮助电商专业教师通过 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的方式,针对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作出进修和锻炼。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内资源的利用,建立并发展电商教研活动中心,通过持续 组织并有效开展内容丰富且类型多样的调研活动,引导教师通过积极参加提升自身 的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
中职院校在组织并管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工作阶段内,有必要充分结合学生目 标就业企业的具体招聘要求,合理规划并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升电商专 业失身于企业的紧密融合程度,实现教学师资队伍的理念更新与水平提升,推动学 生能成长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最终有效解决当 前中职院校所实际面临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因缺乏行业发展动态了解,而
严重落后行业发展速度,导致难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标准的缺陷与困境。
五、创新之处
1.反映时代特点;
2.寻找新的角度,深入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
设及管理的实际情况;
3.采用新的方法,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4.广泛收集资料,了解课题的研究状况,搞清已有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 存在哪些不足,怎样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课题的着眼点,避免选题的盲 目性。
六、研究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拟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为出发 点,通过使用文献查阅、访谈、归纳总结等方法获得大量真实可靠的相关信息,从 而对“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这一课题进行定性 研究探讨。本课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与保障,我们认为课题组完全有能力完成 此项课题的研究:
1.领导支持
领导科研意识浓、科研的组织实效性强,投入大量经费增添服务中心网络、信 息设备,保障课题负责人和全体研究人员讨论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 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2.研究力量
本课题有较好的资源配置,参与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本课题研究人员是 中青年骨干,善于学习,勤于钻研,有丰富的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
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工作经验、参加科研的积极性较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已发表过数篇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有关的
论文,因此本课题组已具有较高的工作经验知识储备,并已具备一定的此方面课题 研究的能力。
3.信息技术保障
在信息技术方面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 代信息化设施齐全,有一流的多媒体档案室,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得我们可以很便 捷地查看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期刊等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我们的关于
“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储 备,为完成本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4.研究时间保障
(1)每两周会同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 理管理人员、研究学者进行一次课题的研究讨论和布置研究任务及时汇报现阶段研 究成果。
(2)课题研究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归纳对本课题研究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研究成果进行相应的总结工作;
(3)定期接受课题组上级牵头部门的检查并汇报课题进展情况。
5.研究经费筹措保障:
重视科研项目开展,通过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解决课题研究所需购买的资料 以及课题研究相关费用支出等问题。
预期研究成果:
1、《“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汇编。
2、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体现。
3、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
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结题报告。
4、围绕课题撰写终期成果报告,以便上级主管部门借鉴推广研究报告。
5、在关于“互联网+”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发 现的各项问题,已经有了较好的应对策略,针对工作现状,建立了有效的计划和实 施方案,研究情况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优化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