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2 浏览次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核心素养,作为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地理,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点,不仅承担着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使命,更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教学方法传统陈旧、教学评价单一片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探索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

1. 提升地理教学质量:核心素养的融入,意味着地理课堂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增强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这些核心素养的提升,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

3. 推动地理教育改革: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探索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我们能够推动地理教育向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品格塑造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4. 丰富地理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还将为地理教育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通过深入剖析核心素养与地理课堂教学的关系,我们能够揭示地理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地理教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参考,推动地理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关于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素养与地理课程标准的对接研究,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程标准;二是核心素养导向的地理教学方法研究,提出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三是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关注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阶段,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策略体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核心素养融入地理教学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一些国家将核心素养作为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通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和环境意识;英国地理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环境责任感和全球视野。此外,国外学者还关注地理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整合研究,探索地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探索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结合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研究并提出一套适合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地理课堂教学体系:构建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的核心素养导向的地理课堂教学体系,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

3. 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

1.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2. 核心素养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对接研究:研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的关联点,明确地理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及其具体要求。

3. 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研究: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地理教学内容,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情境模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核心素养导向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构建多元化、情境化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评价,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效果评估:选取实验班级,实施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策略,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变化,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2. 调查研究法: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收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数据和学生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和期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3. 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级,实施本课题提出的教学策略,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变化,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同时,收集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体会,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教学策略。

4. 案例研究法:选取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提炼可推广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五、研究步骤与时间安排

1. 准备阶段(第1-4个月)

成立课题小组,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

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综述。

设计调查工具,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2. 实施阶段(第5-19个月)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和评价体系。

选取实验班级,实施教学策略,收集教学数据和学习成果。

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研究进展,调整研究方案。

收集教师的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学习体会,进行初步分析。

3. 总结阶段(第20-24个月)

整理研究资料,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组织研究成果展示会,分享研究成果。

申请结题,提交研究报告和相关材料。

六、预期成果

1. 研究报告:形成一份全面、系统的研究报告,总结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策略及效果评估。

2. 教学策略集:整理出一套适合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3. 评价体系:构建一套多元化、情境化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学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4. 案例集:收集并整理基于本课题研究的典型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5. 教师培训材料:开发一套针对高中地理教师的培训材料,包括教学策略讲解、案例分享、教学反思等,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七、可能遇到的困难与对策

1. 教师认知差异问题:部分教师可能对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缺乏深入了解,影响其在教学中的实践。对策是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成功经验,激发教师应用新策略的积极性。

2. 教学资源限制问题: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如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实地考察等。对策是积极争取学校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有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3. 学生适应性问题: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可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产生较大影响,部分学生可能难以适应。对策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并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4. 教学评价难度问题:构建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维度和因素,评价难度较大。对策是借鉴国内外先进评价理念和方法,结合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同时,加强评价过程的监督和指导,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八、结语

核心素养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提升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索适合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和评价体系,为地理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我们期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共同推动核心素养融入地理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