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1-01-07 浏览次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小众文化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众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为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体验,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成为连接小众文化与全球市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

1.2 研究意义

本课题旨在深入探讨“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理论意义:丰富和完善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互动关系的理论体系,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 实践意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促进乡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 政策意义: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一方面,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小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审美价值,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和竞争力。然而,目前关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互动关系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小众文化是全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通过挖掘和展示小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然而,国外研究对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具体驱动机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小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小众文化的形成背景、主要特征及其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2. 全球市场与小众文化的互动关系:探讨全球市场如何推动小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小众文化如何在全球市场中获得认可和价值。

3. 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分析跨文化旅游如何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4.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乡村作为案例,深入分析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教训。

3.2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

2. 实地调研法: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小众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情况以及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实际影响。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乡村作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炼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 比较分析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为乡村振兴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四、研究框架与预期成果

4.1 研究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如下:

1. 引言:阐述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内容与方法。

2. 理论基础:梳理乡村旅游、小众文化与全球市场互动关系的相关理论。

3. 小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小众文化的形成背景、主要特征及其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4. 全球市场与小众文化的互动关系:探讨全球市场如何推动小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小众文化如何在全球市场中获得认可和价值。

5. 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分析跨文化旅游如何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6. 案例研究:选取典型乡村作为案例,深入分析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教训。

7. 对策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8.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4.2 预期成果

本课题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 理论成果:形成一套关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驱动机制的理论体系。

2. 实践成果:提出一系列促进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

3. 案例成果: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5.1 研究难点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难点:

1. 数据收集难度:由于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互动关系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数据收集难度较大。

2. 案例选取难度:选取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案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难度较大。

3. 对策建议制定难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需要综合考虑政策、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制定难度较大。

5.2 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视角创新: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的视角出发,探讨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 内容创新:深入分析小众文化与全球市场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 方法创新:采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六、研究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1-3个月):在本阶段,将进行深入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细致阅读和比较,将明确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目标。同时,还将对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第二阶段(4-6个月):在完成了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后,将进入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阶段。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将收集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小众文化的挖掘与展示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的工作将帮助深入了解乡村旅游的实际运作情况和小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丰富的素材。

3. 第三阶段(7-10个月):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和信息后,将进入数据分析和处理阶段。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将提炼出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这一阶段的工作将帮助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4. 第四阶段(11-16个月):在明确了跨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后,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将结合实际情况,旨在推动乡村旅游和小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其与全球市场的有效对接。

5. 第五阶段(17-19个月):在完成了前四个阶段的研究工作后,将进入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阶段。将对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撰写出具有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同时,还将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展望,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结论与展望

本课题旨在深入探讨“小众文化-全球市场”飞轮效应下跨文化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机制,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套关于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互动关系的理论体系,提出一系列促进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未来,本课题将继续关注乡村旅游与小众文化、全球市场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持续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本课题也将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内容,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