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家庭(组织)系统排列理论与实例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07-22 浏览次数:

一、研究背景

家庭系统排列研究的核心是爱的研究;系统排列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潜意识和家族集体无意识;系统排列的重点是:一个深入洞见: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是源于“爱”;两种表达方式:盲目和觉悟,盲目成纠缠,觉悟能化解;三个爱的序列:整体、平衡、次序、事实和流动。将问题背后的“盲目的爱”呈现,然后打破这些意识中自动化的“纠缠”模式,转化成“觉悟的爱”,建设性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论文关键词:系统排列,良知,爱的序列,潜意识与家族集体无意识

“家庭系统排列”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一个新的家庭治疗理念,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Bert Hellinger)经25年的研究发展起来,已成为欧美临床心理学届一个热门的课题。伯特•海灵格,德国心理治疗大师,“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他年轻时是天主教神父,曾在非洲祖鲁族地区生活二十年,之后进修心理分析、完形疗法、原始疗法及交流分析等训练,潜心研究精神分析。他发现很多个案跨越数代并涉及家族其他成员,进而发展出“家族系统排列”的许多新洞见与新技巧。伯特·海灵格对推动家庭系统排列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其家庭治疗法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臻于成熟,自成一家,被称为“家庭系统排列模式”(The Healing Power of the Past)。其著作包括《谁在我家》(Love’s  Hidden  Symmetry),《爱的序位》(Love’s  Own Truth),《一切如是》(Acknowledging What is)。

二、基本理念

家庭系统排列研究的核心是爱的研究,夫妻之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等等都在研究的范畴内。

海灵格认为,家庭系统排列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内在权威,即“良知”(Conscience),这个良知与我们所理解的“良知”有很大的区别。良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个人良知,集体(家庭)良知,灵性良知,三种良知各有不同的内涵和作用。个人良知让我们体验着罪恶与清白,集体良知让我们体验着莫名的情绪,灵性良知让我们体验着深深的分裂。

家庭系统排列的另一个基本理念很好的阐释了我国道家“无为”的思想,道(Spirit),一种创生的力量(Creative Power),推动一切事物发展。

强调先进和晚进成员有同等权利的平衡系统中伤害或是不公正的序位法则就能开始运行,这样的序位法则被海灵格称为“爱的序位”。

三、工作对象

系统排列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这与我们日常理解的东西不大一样,涉及范围广,两性、亲子、组织、民族和文化等。家庭系统排列是一种新的治疗理念,现在已成为心理治疗界中最多最新谈及的家庭心理治疗技巧。其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当事人解决负面情绪、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适用于原生家族里发生过变乱、动荡、灾难引起的深层次心理困扰的个案。

作为社会性的生命,每个人都隶属于某些系统:他会是某个家庭的成员、某个社区的居民、某个组织的一员等等,而且他本人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身、心各要素结构成的系统。这些大大小小的系统相互联系,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系统。社会中的每个人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系统中孕育、出生、成长起来的。

想要更加深入了解家庭社会工作中家庭系统排列问题,那首先需要知道家庭的含义,家庭,是指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简而言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家庭是指一男一女结婚生育子女,组成的小家。

人类关系始于施与受,而施与受又开启了我们清白及罪恶的经验,除非最终施与受达到平衡,否则不论付出或接受的一方都不会满意。例如,当父母亲的一方得了疾病,小到感冒发烧,大至癌病疟疾,作为子女的一方希望能帮助父母缓解疼痛,会产生这种想法,“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愿意帮你们承受一切痛苦,让我来生病,请让我的爸爸妈妈身体健健康康”。又如,有心人不难发现在某些家庭系统中,就存在着数个成员在某个特定年龄突然自杀或者意外死亡的情况。而这样的情形,你很难用“巧合”一词搪塞过去。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在著作《自杀论》中对自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非社会因素、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作为一般社会现象的自杀三个方面去考察,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社会整合程度影响社会的自杀率。 只是我们很少会从家庭的“爱的序位”的角度去思考原因。强调先进和晚进成员有同等权利的平衡系统中伤害或是不公正的序位法则就能开始运行,这样的序位法则被海灵格称为“爱的序位”。中国俗语中有些说法,比如“上梁不正下梁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就是从家庭的角度去寻找原因的根源,但是和从家庭中爱的序位的角度还是有很大区别。如果从爱的序位角度去解释这种数个成员在某个特定年龄突然自杀或者意外死亡的情况的话,我们认为,这其中可能存在着双重转移的现象,即家庭中某个成员的逝去,但他与这个家庭的联结并没有因为他的逝去而彻底的破裂,通过排列可以发现,这种联结会出现在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甚至更加遥远的一代,但是最终还是会出现这种联结,这种联结发生在某个人的身上,在特定的时刻或特定的场合,这人会有一种潜意识,会有这么一种声音提醒他,“我要追随你”,扮演这位逝去的先人的缺位。

海灵格认为,在一个家庭中,先进入家庭的成员优先于后进入家庭的成员。所有,父母是优先于子女的,而兄姐是优先于弟妹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他在家庭系统中专属的序位,但这样的序位并不是固定不动的,随着新生儿的诞生,顺位也会随之移动。他特别强调序列的作用与地位,例如当父母间发生矛盾时,作于子女的一方,不应该进行太多的干涉,子女要做的就是扮演好子女的角色,而不是搀和其中,这样的话会让事情更加的复杂,不便于问题的解决。

四、工作重点

系统排列的重点,可以用几句口诀概括。

一个深入洞见: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是源于“爱”。

两种表达方式:盲目和觉悟。盲目成纠缠,觉悟能化解。

五个爱的序列:整体、平衡、次序、事实和流动,“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一个洞见,两种方式,三个序列构成了系统排列的重点,总结起来就是,把爱深深的记在心中,用排列的方法,去除纠缠,得出觉悟,以达到系统整体的平衡和次序的稳定。将问题背后的“盲目的爱”呈现,然后打破这些意识中自动化的“纠缠”模式,转化成“觉悟的爱”,建设性地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

五、中国的家庭系统动力

孩子们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而父母却极力想保持传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的力量不可小觑,我们要做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男人与女人不同。由于男女双方在社会地位,思想观念,社会认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男女存在巨大的差别,尤其在传统的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的严重。

战争和动乱于当代有创伤性的影响,但他们也会影响以后的现代人。家庭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当事人解决负面情绪、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尤其适用于原生家族里发生过变乱、动荡、灾难引起的深层次心理困扰的个案。

六、系统排列的个案形式

系统排列最常见的方式是团体治疗,通过移动位置、制造对话、增加角色和仪式感等进行排列工作。

首先,排列师会询问、梳理案主的议题,并收集案主的背景资料。

比如,案主想要解决自己和父母的关系问题。

那么,第二步就需要案主在现场选择三个人分别代表自己、父亲和母亲。

然后,代表们要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移动,找到合适的位置。并且描述自己在此时此地的情绪或身体的感受。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代表们的位置以及他们表达的感受,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的根源。

如果这个问题涉及其他的家庭成员或者其他系统中的动力,排列师也会邀请相应的代表上场,并观察现场的变化。

最后,排列师引导代表们进行对话,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转化。有时候是一些言语的表达,有时候是需要一些仪式。当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排列师也会适时地结束个案。

除了团体治疗,系统排列也可以一对一进行。一对一个案是用小人偶来代替真人做代表,或是用想象或者地面锚定等方式。疫情期间,很多老师也开始使用线上小人偶的方式来进行个案。

七、系统排列的重要概念

(一)现象学

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始于实验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将人类的意识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论证,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理论。理论主义或者经验主义,会依据已有的理论来解释未知的现象,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也是受到现象学的哲学观点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兴起。人本主义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此时此地”。

这符合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即没有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

而系统排列也是如此,以案主为中心,观察现场各位代表的呈现,来找到问题的根源。

海灵格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将“无为”的理念运用到治疗中:凡事做最小的干预,只进行治疗所需的最小的介入,让事物按照它本来的面貌发展,允许当事人不发生变化。

(二)良知

海灵格认为,良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有些许的相似,他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人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良知决定着人们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

良知分为个人良知和系统良知。

因为对自己内心的标准和要求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的个人良知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是由人格的倾向所决定的。

系统良知是在集体潜意识层面的,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服从系统良知是因为我们对于归属和连结的需求。比如说,小偷家族的后代,即使知道偷盗是错误的,但是为了服从家庭系统的良知,也会偷盗,因为一旦不去偷盗就会被家族排除在外了。

良知的背后是爱,却是“盲目的爱”。系统排列就是要帮助人们看到这一点,在旧有的良知纠缠中看到更深层的爱,是生命的传承,更是生命的成长。

最终,带着家族和系统的力量,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开放的迎接生命。允许生命成长的爱,就是“觉醒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