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英语语音教学作为基础且核心的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口语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缺乏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的机会,导致语音学习效果不佳。

鉴于此,本课题提出“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践研究”,旨在通过构建主题情景,将英语语音教学融入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语音感知和模仿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而且对于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 构建主题情景教学模式:设计并验证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 提升语音教学效果:通过实践研究,评估主题情景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以期显著提升学生的语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利用主题情景进行英语语音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研究内容

1. 主题情景的选择与设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选取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主题情景,如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动物世界等,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语音教学内容。

2.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构建基于主题情景的教学模式,包括情境创设、语音输入、模仿练习、情境对话、反馈评价等环节,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施。

3. 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探索:研究在主题情景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游戏化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提高语音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4.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方式,评估主题情景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收集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模式。

三、主题情景界定与设计

主题情景界定

主题情景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主题或生活场景,通过创设语言环境、模拟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语音知识。主题情景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购物、餐厅点餐、公园游玩等,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度。

2. 符合教学目标:根据语音教学的需要,选择能够突出语音重点、难点的主题情景,如重音、语调、连读等。

3. 富有教育意义:主题情景应具有正面引导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交能力。

设计思路

1. 情境构建:利用多媒体资源、实物道具等,创设生动、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

2. 语音输入:通过教师的示范、录音材料的播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清晰、准确的语音输入,引导学生模仿。

3. 模仿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跟读、模仿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语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4. 情境对话: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音知识,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对话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正面、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语音问题并加以改进。

四、英语语音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虽然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仍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教学内容单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内容多局限于单词、句子的发音练习,这些练习往往机械重复,缺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学生常常觉得枯燥无味,难以将这些语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限制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法传统:教师讲解、学生跟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3.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单一,学生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互动的机会。这种低参与度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限制了他们语言技能的发展。

4. 缺乏真实语境:语音学习需要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往往缺乏这样的机会。学生很少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导致他们的语音学习效果不佳。缺乏真实语境的语音教学,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语音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也无法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真实语境,从而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这也是本课题提出“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背景和动机。

五、实践方法与策略

实践方法

1.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语音知识。

2. 游戏化学习法:将语音教学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同伴间的互助和竞争,提高学生的语音学习效果。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音输入和练习材料。

教学策略

1.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语音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提升。

2.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语音知识入手,逐步增加难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掌握语音知识。

3.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语音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六、预期成果与评估

预期成果

1.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优化:形成一套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2. 学生语音能力的提升:学生的英语语音准确性、流利度和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

3.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英语语音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 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研究成果能够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评估方法

1. 对比实验:选择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对比实验,通过测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主题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

2. 问卷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主题情景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3. 访谈:选择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实施主题情景教学模式过程中的具体感受和体验。

4. 教学观察: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主题情景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状态、参与度和语音表现。

七、研究步骤与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第1-5个月)

1. 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主题情景教学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研究设计: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方法、步骤和评估标准。

3.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和主题情景教学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第6-15个月)

1. 主题情景设计与实施:根据研究设计,选择并设计主题情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施。

2. 教学策略与方法应用:在主题情景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法、游戏化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策略和方法。

3. 教学观察与记录: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主题情景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状态、参与度和语音表现。

4. 中期评估:对实施阶段的教学效果进行中期评估,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第16-19个月)

1. 数据收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问卷调查结果、访谈记录等进行收集和分析,评估主题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

2. 研究成果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形成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3. 研究成果推广:通过研讨会、讲座、论文发表等方式,推广研究成果,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4. 后续研究计划:根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制定后续研究计划,持续探索和优化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期望能够构建一套基于主题情景的小学英语语音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效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