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激发方法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12 浏览次数:

1. 课题背景意义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个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思维较为活跃和发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往往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因此,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2. 研究目的与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研究目标包括:

1.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了解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及其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阻碍。

2. 探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理论基础:总结创造力的相关理论,包括行为学派、人本学派及创造的三P理论等,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 提出并验证创新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4. 评估教学方法的效果:通过实证研究,评估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创造力提升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例如,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组织写作比赛、优秀作品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也被广泛探讨和应用,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国内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等,导致一些研究成果难以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国家的小学作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这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此外,国外研究还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评估和反馈,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创造力的进一步提升。

4. 创造力理论基础

行为学派观点

行为学派认为,创造力是刺激-反应的因果关系。史金纳(Skinner)和陶伦斯(Torrance)等学者认为,创造力可以被客观观察和测量,基于外在动机、外在情境、训练技巧及客观的评量。他们认为,如果环境因素配合,则创造行为得以产生。

人本学派观点

人本学派强调人的潜能和内在需求。马斯洛(Maslow)认为,创造力是一种潜能,满足每一层次的需求可以引发创造力。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动力在创造力发展中的作用。

创造的三P理论

莫内(Mowrer)提出了创造的三个P:创造者、创造历程、创造结果。创造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创造结果包括表现的创造、发明创造、创作的创造、应变的创造。

5. 教学方法创新点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习性等,然后让学生以这些观察为基础,进行写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写作。例如,在写作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游戏,如角色扮演、猜谜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写作的灵感和素材。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发现写作的乐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这种方法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的内容。

个性化指导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兴趣,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指导。例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来积累写作经验和素材;对于喜欢画画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将绘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个性化指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6.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设计

本研究将采用准实验设计,选取两个平行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评估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创造力提升的效果。

实验实施

1. 准备阶段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前测,评估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水平。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工具,如多媒体课件、教学游戏等。

2. 实施阶段

实验组采用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教师讲解、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等。

定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3. 评估阶段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后测,评估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水平。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分析创新教学方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提出改进建议。

7. 预期成果与评估

预期成果

1. 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风格。

3. 形成创新的教学模式:总结并推广创新教学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和借鉴,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评估方法

1. 量化评估: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前后测成绩,评估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写作水平和创造力提升的效果。

2. 质性评估: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分析他们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评估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3. 教师评价:通过教师的教学日志和观察记录,评估创新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8. 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研究计划

1. 文献调研与理论梳理(第1-2个月):

收集国内外关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文献。

梳理创造力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教学方法。

2. 实验设计与准备(第3-4个月):

制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取、教学计划的制定等。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工具。

3. 实验实施与观察(第5-8个月):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教学,定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反馈,分析创新教学方法的效果。

4. 数据收集与分析(第9-10个月):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后测,收集数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创新教学方法的效果。

5. 研究报告撰写与成果总结(第11-12个月):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提出改进建议。

整理实验材料和数据,形成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研究计划的实施,本课题旨在探索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推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