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日益凸显。小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效果,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教学,以提高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并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指导。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在于:
1.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通过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使用,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情境学习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其自我驱动学习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生动的情境能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有助于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升其语言感知和交际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对英语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教学方法方面,情境创设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教学研究尚不充分,尤其是如何将情境创设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效结合,仍需进一步探讨。
国内研究现状:
l 尽管情境教学法早在1995年就已引入中国,但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对情境设计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高,缺乏系统的情境设计知识与实践经验。
l 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情境创设过于虚假,缺乏真实性和生活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l 情境实施不到位,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教学效果。
国外研究现状:
l 国外在情境创设教学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创设情境。
l 强调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角色,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情境设计能力和教学资源整合能力。
研究目标:
1. 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的理论基础。
2. 构建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
3. 验证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研究内容:
1. 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探讨情境创设与实践的必要性。
2. 探讨小学英语学习的情境创设策略,包括课堂情境、生活情境、虚拟情境等。
3. 探讨小学英语学习的实践策略,包括课堂实践、课后实践、小组合作实践等。
理论基础:
1. 新课程标准: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
2. 交际教学法:核心是教学生怎样使用语言,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3.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通过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语言。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案例分析法:收集并分析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提炼情境创设与实践的有效策略。
3.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
4. 对比分析法:对比不同情境创设与实践策略在教学效果上的差异,找出最佳实践方案。
5. 数据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小学英语学习情境创设与实践的规律。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l 创设趣味化主题情境:
l 通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l 例如,教授水果类单词时,展示实物水果,并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如“This is an apple.”
l 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创设情境:
l 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资源,使情境更加直观生动。
l 例如,教授自然公园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公园场景,如流动的小河、湖面上的小船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l 通过表演创设情境:
l 利用小学生爱表演、善模仿的天性,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l 例如,在餐厅场景中,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服务员,运用英语进行点餐对话。
l 通过游戏和歌曲创设情境:
l 设计和运用教育性、趣味性的游戏和歌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l 例如,设计闯关游戏,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环节中,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新知识。
l 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l 将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l 例如,在教室设立英语角,放置英语绘本,定期举行英语诵读比赛,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
实施步骤:
1. 第一阶段(1-3个月):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l 收集文献资料,分析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明确研究目标。
l 构建小学英语情境创设教学的理论框架,明确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
2. 第二阶段(4-7个月):案例收集和分析
l 收集并分析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提炼情境创设与实践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l 构建一套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并设计相应的操作流程。
3. 第三阶段(8-11个月):设计并实施实证研究
l 设计实证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工具的开发、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证研究的准备工作。
l 实施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验证构建的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4. 第四阶段(12-15个月):总结研究结果
l 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果,以及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实施计划:
l 第1-3个月: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
l 第4-7个月:总结情境创设与实践策略,整理相关案例。
l 第8-11个月:设计并实施实证研究,验证情境创设与实践策略的有效性。
l 第12-15个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预期成果:
1. 理论成果:
l 系统梳理小学英语学习的情境创设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理论体系。
l 情境创设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操作流程。
2. 策略成果:
l 总结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小学英语情境创设与实践策略,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方法。
l 小学英语情境创设教学案例集和操作手册。
3. 实证成果:
l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情境创设与实践策略在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方面的有效性,为教学实践提供数据支持。
l 情境创设教学效果评估报告。
评估方法:
l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和教师的反馈,评估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接受度和效果。
l 访谈:通过访谈学生和教师,了解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l 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评估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施效果。
l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课题保障:
1. 经费保障:
l 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或学院科研启动经费、教育部门的专项经费及其他合法途径。
l 确保研究过程中所需设备、资源及人力等经费的充足。
2. 师资保障:
l 组建由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团队,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l 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提升团队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3. 资源保障:
l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如多媒体设备、图书馆资源等,为研究提供便利。
l 收集并整理国内外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为研究提供丰富素材。
实施措施:
1. 定期交流与汇报:
l 定期组织课题团队成员进行交流和汇报,及时了解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l 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点评,提升研究质量。
2. 培训与学习:
l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情境创设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
l 鼓励团队成员进行自主学习和文献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3. 实证研究与反馈:
l 严格按照实证研究计划进行实施,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l 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对研究假设和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4. 成果总结与推广:
l 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形成系统的研究报告和教学案例集。
l 积极推广研究成果,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将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情境创设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