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03-11 浏览次数: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之间的一致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评价反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2. 教学评一致性概述

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之间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明确的目标展开。这种一致性不仅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还体现在教学与评价之间,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明确的目标展开。

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理念在于强调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协调与统一。教师的教学目标需要明确且具体,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评价方式则应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通过教学评一致性,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3.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中,教学方式落后和学生自学能力不足是两个主要问题。

首先,教学方式落后导致教学高耗低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普遍,课堂上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激发。

其次,大多数学生不具备自学能力。由于教学方式落后,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缺乏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下,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

这些问题导致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效不显著。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研究目的与内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

1. 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明确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探索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策略和方法。

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这些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提出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建议,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梳理和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理论,明确其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

2. 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3. 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设计适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 实证研究:选择部分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改进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建议。

5.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初中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3. 访谈法:选择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 实证研究法:选择部分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研究步骤

本研究的研究步骤包括:

1. 文献综述:梳理和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2. 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3. 策略设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设计适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 实证研究:选择部分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数据分析:对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6. 改进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建议。

6. 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6.1 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教材和明确教学目标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策略。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内容,理解教材的结构、特点和难点,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同时,明确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学目标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6.2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实际情况,预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活动、语言、问题和生活素材等,创设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3 多样化教学方法,适应学习需求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下,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可以运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4 评价标准与目标一致,注重过程评价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价。评价标准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注重过程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进步。通过完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标准,激励他们更好地参与学习探究活动。

7. 预期成果与效益

7.1 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1. 理论成果:明确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梳理和分析相关理论,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 实践成果:设计适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3. 改进建议: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建议,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7.2 预期效益

本研究的预期效益包括:

1.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3. 推动教育改革: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8. 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准备阶段:进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目的和内容,制定研究方法和步骤。

2. 现状调查阶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3. 策略设计阶段: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设计适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 实证研究阶段:选择部分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数据分析阶段:对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6. 总结与改进阶段: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建议,撰写研究报告。

时间表

2023年03月-2023年04月:进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目的和内容

2023年05月-2023年07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2023年08月-2023年10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设计适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023年11月-2024年04月:选择部分初中英语课堂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24年05月-2024年06月:对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

2024年07月-2024年08月: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的建议

2024年09月-2024年10月: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准备发表和出版

通过以上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本研究将系统地进行教学评一致性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以期取得预期的成果和效益,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