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核心素养下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的融入路径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06 浏览次数: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背景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掌握英语不仅是获取专业知识、拓宽国际视野的桥梁,更是提升个人竞争力、适应未来职场需求的关键。然而,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语言技能轻文化素养的倾向,导致学生虽然能进行基本的语言交流,但在跨文化交际、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导向,强调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注重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有效融入文化元素,成为中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丰富中职英语教育理论,为同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参考。

2. 实践意义: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具体可行的文化融入策略和活动设计,帮助中职英语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了积极探索。一些研究指出,通过引入英文原版材料、组织文化主题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然而,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讨,对于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系统构建文化融入体系的研究尚显不足,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在英语教学与文化融合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美国的“文化沉浸”教学法,强调通过模拟真实语境、体验异国文化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深入了解目标文化。英国的“全人教育”理念,则倡导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历史、社会等多领域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力。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 理论目标:本研究旨在构建一套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下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将清晰地界定文化元素融入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评价体系,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将明确文化元素如何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实践目标:在实践层面,我们计划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将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实施这些活动,我们旨在验证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3. 创新目标:本研究还致力于探索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新路径,以期形成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教学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地方和行业文化,我们将开发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教学资源,使中职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1. 核心素养与中职英语教学关系研究: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其与中职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将明确文化元素融入中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文化元素融入路径设计:基于核心素养框架,我们将设计一套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路径。这一路径将涵盖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文化元素能够全面、深入地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

3.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根据文化元素融入路径,我们将开发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这些案例将涵盖语言技能培养、文化知识传授、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等多个维度,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 效果评估与反馈:为了验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我们还将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融入策略,确保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我们将广泛搜集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中职英语教学以及文化元素融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将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2. 行动研究法: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将实施设计的教学活动,并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调整和完善活动方案。这一方法将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3. 案例研究法:我们将选取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提炼可推广的模式。通过这一方法,我们将为其他中职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和启示。

4. 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法:为了全面评估文化元素融入的效果,我们将采用量表测量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同时结合访谈、作品分析等质性方法。这一方法将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在文化元素融入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五、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1. 理论成果:本研究旨在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关于核心素养框架下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指南。这一理论框架将详细阐述文化元素融入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价体系,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实施指南将具体说明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文化元素,包括教学设计的步骤、方法选择、资源利用等方面,为教师们提供可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实践指导。

2. 实践成果: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本研究将开发出一系列涵盖语言技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融入文化元素的教学活动案例。这些案例将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设计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些案例将作为中职英语教师的重要参考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文化融入教学。

3. 政策建议:基于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本研究将提出一系列促进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将针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层以及教师等不同层面,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旨在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和文化素养教育的深入发展。这些政策建议将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4. 教师培训材料:为了提升中职英语教师的文化融入教学能力,本研究将编制一套教师培训手册和视频教程。这些培训材料将详细介绍文化融入教学的理念、方法、技巧和案例,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文化融入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实施文化融入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策略。通过培训和学习,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创新点

1. 理论创新:本研究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构建了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融入的理论框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这一理论框架不仅梳理了文化元素融入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为中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2. 实践创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案例中,本研究不仅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强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跨文化交流活动,学生们将能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这种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评价创新: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估文化元素融入的效果。通过量表测量、访谈、作品分析等多种手段,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们在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融入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科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论指导

六、研究保障与风险应对

(一)研究保障

1. 团队保障:课题组成员来自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教学资源,为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团队支持。

2. 资金保障:已获得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确保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技术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数据分析软件等,提高研究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4. 实验学校支持:与多所中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样本。

(二)风险应对

1. 实施风险:通过前期调研,充分了解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确保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建立灵活调整机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活动方案。

2. 评估风险: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同时,邀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增加评估的公信力和科学性。

3. 推广风险:在推广阶段,注重区域差异和校际差异,提供定制化培训和指导,确保研究成果在不同背景下的有效应用。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推广策略。

七、结论

核心素养框架下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元素的融入,是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构建理论框架、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评估等步骤,旨在探索出一条符合中职教育特点、适应未来职场需求的文化融入路径。预期研究成果不仅能为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工具,还能为教育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共同推动我国中职英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