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小学数学“一案六学”融合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11-18 浏览次数:

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课题背景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存在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意识不足的问题。教师往往更关注学生分数,忽视思维锻炼,导致学生只学会知识,未掌握学习和应用知识的方法,面对问题难以解决。同时,部分教师对教材内教学资源深度挖掘不足,未能从学生认知层面和教材内容出发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影响培养方案落实效果。此外,对教师的专项培训不足,许多小学缺乏对教师统一思维锻炼培训和技巧培训,新老教师间沟通桥梁未搭建好,使培养小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路径难以落实,学校整体教学改革推进缓慢。

(二)研究意义

高阶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各级各类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能为学生后续科目学习打下坚实思维基础,督促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求真,在知识世界中不断探索,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后备力量。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化和提高,提升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思维基础。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阶思维能力

高阶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进行复杂、抽象、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解决问题、创新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它与低阶思维能力相对应,低阶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感知、记忆和简单的联想等基本思维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将思维过程分为六种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分析、综合、评价是在前三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阶思维。

(二)“一案六学”融合教学

“一案”指教学案例,是包含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等要素的教学方案。“六学”涵盖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强调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融合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案六学”融合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目前国内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高阶思维培养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部分研究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指出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训练,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创新实践,可有效提高高阶思维能力。然而,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理论探讨,缺乏针对“一案六学”融合教学模式下高阶思维发展策略的深入研究,且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同时,对于如何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在“一案六学”框架中系统培养高阶思维的研究还不够全面。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数学“一案六学”融合教学中高阶思维发展策略,提高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

1. 分析小学阶段儿童高阶思维发展特点:小学阶段儿童正处于认知发展关键阶段,思维活动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开始具备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对新事物和新概念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且思维活动受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影响,通过教育引导和激励可培养和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2. 剖析“一案六学”融合教学对高阶思维发展的作用机制“一案六学”融合教学通过设计包含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和情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合作,拓宽思维视野;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多种学习方式融合,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学习情境中运用高阶思维解决问题。

3. 提出基于“一案六学”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发展具体策略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涉及数学知识应用,要求学生推理和解决,激发思考和想象力。创设趣味性的数学学习环境,包括多样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倡学生探究和质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探索规律,激发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探索中不断思考、质疑,深入理解问题本质。

(3) 结合生活实际导入课程学习:利用生活中数学现象导入课程,如教师走进教室说“今天,在来学校的路上,下雨了,我看到了几朵蘑菇”,同时举起一块蘑菇状纸板,写上数字“7”,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4) 深度挖掘教材教学资源: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可进行思维培育的内容,归纳总结形成思维训练素材库,根据学生综合情况引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5) 加强教师专项培训: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统一思维锻炼培训和技巧培训,学习理论知识,观摩精品课程,汲取优秀教师经验,提高教师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教学水平。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培养和“一案六学”融合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一案六学”融合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总结有效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一案六学”融合教学中高阶思维培养的具体做法和效果。

4.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步骤

1. 准备阶段(第1—2个月):组建研究团队,明确分工;查阅文献,确定研究框架和方法;设计问卷和调查方案。

2. 调查阶段(第3—4个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学习情况;收集教学案例,进行初步分析。

3. 实践阶段(第5—10个月):在实际教学中实施“一案六学”融合教学,运用提出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4. 总结阶段(第11—12个月):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和经验;组织专家论证,完善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一)预期成果

1. 形成《小学数学“一案六学”融合教学中高阶思维发展策略研究》研究报告,系统阐述研究背景、目标、方法、过程和结果。

2. 编写一套基于“一案六学”的小学数学高阶思维发展教学案例集,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资源。

3.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或教育研讨会上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二)创新点

1. 研究视角创新:本研究聚焦于小学数学“一案六学”融合教学模式下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将教学模式与高阶思维培养有机结合,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视角。

2. 策略体系创新:提出基于“一案六学”的具体高阶思维发展策略,涵盖激发兴趣、引导批判性思维、结合生活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和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形成较为完整的策略体系。

3. 实践应用创新:通过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实践,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使研究成果具有较强实践应用价值,可直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七、研究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统筹协调研究工作;组建研究团队,包括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教研员和教育专家,明确分工,确保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研究管理制度,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流程,定期召开研究工作会议,检查研究进展情况,及时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资源保障

学校为研究提供必要资源支持,包括图书资料、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安排专项研究经费,用于调查、培训、资料印刷等费用支出。

以上是《小学数学“一案六学”融合教学中的高阶思维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效高阶思维发展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