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诗文的阅读与积累对小学生习作水平影响的研究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17 浏览次数: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积累是作文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诗文的阅读与积累尤为重要。在五年级的校园生活中,语文课堂上虽不乏古诗词的诵读与讲解,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在一次古诗词默写比赛中,不少同学错别字连篇,对诗意一知半解。这反映出学生在诗文理解与积累上的不足。同时,在作文批改中,也发现学生作文存在语句不通顺、错别字频出、内容空洞无物等问题。五年级学生本应具备一定写作能力,却出现这些状况,不禁引发思考:诗文的阅读与积累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如何通过加强诗文阅读与积累来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这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二、课题界定

作文是作者通过文字表达观点、介绍人物、描绘景观或雕凿物品的语言活动。而阅读积累与作文紧密相通,均围绕语言文字展开。阅读积累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包括了解前人积累的知识、生活经验,领略其思想作风、思维方法,学习语言精华和表达技巧;作文则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阅读积累为作文提供素材、思路和表达范式,是作文的重要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内当前教学中,重视组织学生多练而忽视引导多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大班语文教学中,研究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作文水平时,往往单就作文谈作文,未充分重视阅读积累与作文的关系。国外相关研究虽有一定成果,但在针对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结合国内教学实际,系统研究诗文阅读与积累对习作水平影响方面,尚缺乏深入、全面的成果。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意义

在孩子记忆高峰期,加强诗文阅读与积累至关重要。当前孩子生活单调,对大自然和社会接触少,感受不丰富,且读书量少,导致“心理词典”储存的“词条”少,影响理解和情感形成。通过诗文阅读与积累,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视野,为其习作提供丰富素材。

(二)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由于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生活积累的差异,学生在阅读中大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感受和深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阅读与积累是克服学生与作者及文本中人物情感差距,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振和情感共鸣,积淀和培养语言感悟能力的关键环节。薄弱的阅读积累会影响感悟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削弱感悟能力和品质,进而制约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三)对语文教学的价值

当前语文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存在片面理解,轻读书、轻积累、轻感悟现象突出。积累与感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薄弱的积累和感悟能力会造成阅读能力提高不快,缺乏发展“后劲”。本课题研究有助于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在大班教育环境下,实现阅读积累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阅读积累和写作水平。

(二)研究内容

1.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习惯的研究

(1)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开展诗文朗诵比赛、笔记评比、讲故事比赛、“谈谈读后感”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利用早读课、班会课等时间,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2) 扩大阅读积累的量:推荐适合小学生的诗文读物,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定期检查阅读进度,确保学生阅读量的增加。

(3) 培养每日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教育学生养成每天固定时间读书的习惯,如睡前阅读半小时。可通过设立阅读打卡制度,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监督和鼓励。

(4) 提高阅读能力的研究: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如精读、略读、批注等。开展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写作手法。

2. 学生有效积累的研究

(1) 培养学生读书必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准备专门的笔记本,记录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精彩段落、读书心得等。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给予评价和指导。

(2) 读书积累转变为自身真正知识的研究:引导学生对读书笔记进行整理和分类,将积累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思想。通过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让学生运用积累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阅读积累在写作中的应用研究

(1) 课外阅读质量与学生作文素质的研究:分析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质量和作文水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选择高质量的课外读物,提高阅读质量,从而提升作文素质。

(2) 如何搞好读写结合: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如仿写、续写、扩写等。让学生在阅读诗文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练习,将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和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六、研究重点

将阅读与写作指导相结合,作为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传统经典,让学生积累起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学生打好文化的底子。以学生从社会生活、民族文化、中外优秀书籍中获取充分营养,充实自己、丰富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为研究重点。

七、创新之处

在阅读活动中,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阅读方式既可以力求甚解,也可以不求深解、不求统解、不求全解;既提倡精读、细读,也可以保留“信马由缰”“蜻蜓点水”“囫囵吞枣”等方法,不求繁琐分析,但求博闻强记,提倡多读、多吟、多诵、多背。

八、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 利用早读课、班会课,开展诗文朗诵比赛、笔记评比、讲故事比赛、“谈谈读后感”等活动,反馈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 在教室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保持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持久兴趣。

3. 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将阅读积累运用到习作中,通过写作练习检验阅读积累的效果,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诗文阅读与积累对小学生习作水平影响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诗文阅读与积累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需求和意见,为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3.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进行有效积累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实践检验和改进研究成果。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学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诗文阅读与积累对学生个体习作水平的影响,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提供具体实例。

九、研究计划与步骤

(一)准备阶段(第1—3个月)

1. 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2.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撰写文献综述。

3.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了解小学生诗文阅读与积累的现状。

(二)实施阶段(第4—11个月)

1. 按照研究内容和计划,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如组织阅读活动、进行写作指导等。

2. 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阅读笔记、作文等资料,了解学生的阅读积累和写作水平的变化情况。

3. 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4. 定期召开课题研究小组会议,交流研究进展情况,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第12—14个月)

1. 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 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3. 组织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推广活动,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十、预期研究成果

(一)学生层面

1. 学生的诗文阅读兴趣明显提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显著增加。

2. 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文内容和作者情感。

3. 学生的习作水平显著提高,作文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语句更加通顺、流畅,错别字和语病明显减少。

(二)教师层面

1. 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更加重视诗文阅读与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得到改进,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诗文阅读与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校层面

1. 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诗文阅读与积累教学模式,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2.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3. 促进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十一、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组建课题研究核心小组,由语文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二)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明确课题研究的流程和要求,规范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制定课题研究奖励制度,对在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资源保障

学校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用于购买图书资料、开展活动、组织培训等。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诗文阅读素材。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讲座,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四)时间保障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研究时间,确保课题研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工作有机结合,避免课题研究与教学工作冲突。

十二、结论

本研究聚焦诗文阅读与积累对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价值。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丰富情感与优美语言,是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的优质素材。

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内容空洞、语言匮乏等问题。而大量阅读与积累诗文,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多样的表达方式与独特的写作思路。本研究将通过实践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二者间的内在联系。预期成果可明确诗文阅读积累提升习作水平的有效路径,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实用策略,助力学生丰富语言储备、提升文学素养,进而提高习作水平,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