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课题中心

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前景分析

来源:国家规划重点课题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2024-05-08 浏览次数: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逐步恢复和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跨界融合趋势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在逐步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国正积极推进空域管理改革,低空空域开放为低空经济释放了巨大的活力,将低空经济提到国家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高度。低空经济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和服务,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了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研究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前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低空经济与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把握低空旅游的发展方向,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可以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空旅游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低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展。

2. 低空经济概述

低空经济是指在低空空域范围内,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积极开展相关航空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广泛辐射带动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飞行服务、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等相关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空域,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

低空经济的核心是航空器与各产业的“组合式”经济形态,如“农林+航空”“体育+航空”“电力+航空”“公安+航空”等。低空经济产业链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四大板块。低空基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石,低空航空器的创新则主要在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据新华网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低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综合贡献日益显著,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

3. 旅游产业现状

全球旅游经济在2021年呈现明显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依然较为缓慢。2021年全球旅游总人次为66亿人次,仅为2019年的53.75%;全球旅游总收入为3.3万亿美元,是2019年的55.93%。中国旅游市场复苏速度走在世界前列,远超许多主要旅游市场。2021年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同比增长60.7%,年均增长近2.8万亿元。

从景区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地区名列前茅,其次是中南和西南地区。具体到各省市,江苏省、浙江省和新疆自治区分别排名前三位,分别拥有25家、19家和16家5A级旅游景区。文旅产业投资在2021年显著回暖,全年重点文旅项目签约达423个,平均每月签约35.23个,平均投资额约为85亿元。

在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方面,多元和跨界融合成为重要方向。通过旅游、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体系,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本地游、周边游快速崛起,康养旅游和夜间旅游市场逐渐兴起,为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4. 低空经济对旅游影响

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丰富旅游产品:低空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体验,丰富了旅游产品种类。游客可以通过低空游览观光、娱乐飞行体验等方式,感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例如,在城市低空观光中,游客可以俯瞰城市全景,体验鸟瞰城市的独特魅力。

2. 提升旅游品质:低空旅游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还通过高品质的服务和体验,提升了旅游品质。例如,在空中婚礼、娱乐摄影等场景中,低空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

3. 促进旅游产业升级:低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通过“旅游+农业”的模式,低空旅游可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

4. 推动旅游消费增长:低空旅游作为一种高端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随着低空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将带动旅游消费的增长,推动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5. 典型案例分析

福建省武夷山景区低空旅游

福建省武夷山景区作为国内著名的山岳型景区,积极探索发展低空旅游。景区设有空中游览业务,游客可以通过直升机、滑翔伞等航空器,俯瞰武夷山的壮丽景色。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海南省三亚市低空旅游

海南省三亚市是我国低空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三亚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空域条件,适合发展低空旅游。近年来,三亚市积极探索低空旅游项目,包括空中游览、空中婚礼、娱乐飞行体验等。通过低空旅游项目的发展,三亚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广州市亿航智能eVTOL项目

广东省广州市的亿航智能是国内领先的eVTOL整机适航取证领先企业。亿航智能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推出了EH-216S等多款eVTOL产品,并在国内多个城市和景区开展试飞和商业化运营。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选择,推动了低空旅游的快速发展。

6. 低空旅游发展前景

随着低空飞行设备的不断研发和更新换代,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证的首次颁发,低空旅游将迎来重要的发展契机。未来,低空旅游的发展前景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随着低空旅游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低空旅游将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到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其中低空旅游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 技术不断创新:新型低空载人飞行航空器如eVTOL等将逐步进入市场,为低空旅游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工具。这些航空器具有造价低、起降场地要求低、时效性高、运营成本低、低碳环保等高性价比优势,将推动低空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市场普及。

3.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低空旅游的应用场景将逐步拓展,从传统的空中游览观光、娱乐飞行体验等,向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例如,在康养旅游、夜间旅游等领域,低空旅游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游客提供更加独特的旅游体验。

4. 政策支持不断完善:从国家到多个省市都出台规划支持低空文旅发展,各地文旅系统和空中交通管理机构、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更加顺畅,为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7.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低空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1. 空域管理:低空旅游的发展受到空域管理的限制。尽管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空域管理改革,但空域资源仍然紧张,需要进一步完善空域管理机制,为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

2. 基础设施建设:低空旅游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目前,我国通用机场、飞行服务站、起降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需要加快布局和建设。

3. 技术人才匮乏:低空旅游领域的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特别是专业飞行员和维修人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低空旅游领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安全风险:低空旅游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以上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 完善空域管理机制:加强与民航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空域管理机制,为低空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

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布推进建设通用航空机场、飞行服务站、起降设施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的起降场网络。

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低空旅游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加强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飞行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8.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预期成果

1. 研究报告:形成一份关于《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前景分析》的详细研究报告,报告将全面系统地分析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典型案例分析、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内容。

2. 政策建议:根据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低空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健康发展。

3. 实践指导:为旅游企业和低空飞行服务提供商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它们更好地把握低空旅游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机遇,提升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 宣传材料:制作相关宣传材料,如PPT、视频等,以便更直观地展示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成果的普及度和影响力。

创新点

1. 跨学科融合:本课题将低空经济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协同效应,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 典型案例分析:通过选取国内外典型的低空旅游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其他地区发展低空旅游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

3. 综合评估模型:构建综合评估模型,对低空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估,为项目的可行性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 前瞻性研究:本课题不仅关注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还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为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战略参考。

9. 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为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研究计划与时间表:

1. 第一阶段(1-2个月):进行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

2. 第二阶段(3-4个月):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综合评估模型,对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3. 第三阶段(5-6个月):选取典型低空旅游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4. 第四阶段(7-8个月):进行前瞻性研究,预测低空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提供战略参考。

5. 第五阶段(9-10个月):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制作宣传材料。

6. 第六阶段(11-12个月):提交研究成果,进行结题验收和成果鉴定,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动低空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健康发展。

10. 结论

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正在逐步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课题将深入分析低空经济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前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综合评估模型构建、前瞻性研究等手段,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本课题还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和调整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促进低空经济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健康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有望为旅游产业的未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和机遇。